保薦機構撤材料 老娘舅IPO終止 或又一起“黃燈行業”受限案例
關于撤回的原因,老娘舅董秘辦人士公開表示,因保薦機構中信證券主動撤銷保薦,所以終止了IPO。而撤銷保薦的原因,是因為老娘舅屬于食品行業,而食品行業是“紅黃燈”政策中受限的黃燈行業。 與通常情況下公司和保薦機構同時申請撤回不同,從官網披露信息和董秘辦人士的表述不難發現,公司與保薦機構對撤回這一事項似乎未達成共識。 公司基本面表現不佳,保薦機構撤回材料 老娘舅是一家中式快餐連鎖經營企業,主要產品包括套餐、主菜、湯羹飲品、米面主食、小食配菜等。本次公開發行,公司擬募資8.32億元,投資于連鎖門店建設項目、供應鏈綜合基地建設項目、信息化系統升級項目、品牌推廣項目。 從財務數據上看,公司表現波動較大。2019年至2021年,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2.22億元、12.07億元、15.25億元;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517.46萬元、2070.75萬元、6299.22萬元;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分別為1.48億元、0.87億元、3.18億元;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7.76%、14.58%、16.40%。受到疫情的沖擊,老娘舅的財務數據雪上加霜。招股書披露,2022年上半年,老娘舅的營業收入為6.22億元,歸母凈利潤為70.90萬元,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為0.82萬元,綜合毛利率為12.32%,可以說是大幅縮水。 根據招股書信息,老娘舅有不少問題浮出水面。選址加盟的地域集中化、門店的快速擴張、員工流失率過高、店均收入的不斷下滑,似乎很難支撐主板要求的“突出大盤藍籌特色,重點支持業務模式成熟、經營業績穩定、規模較大、具有行業代表性的優質企業”定位。在同行業上市公司的對比情況中,老娘舅的體量與老鄉雞、鄉村基存在較大差距,關鍵業務數據也沒有獨秀一支,反而顯得有些疲軟。 無論是基本面表現更好的同行老鄉雞終止上市在前,還是消費型企業在主板市場的節節碰壁,都印證了老娘舅的IPO之路不會一帆風順。值得注意的是,早在3月29日,老娘舅就收到了上交所的首輪問詢,直到今日,上交所網站仍未公布問詢問題及回復。 深圳某中部券商投行人士表示,此次終止,可能是保薦機構認為公司經營狀況目前無法滿足上市要求,選擇主動撤回,但和企業沒有達成共識,所以未顯示企業與相關保薦機構同時向監管層請求撤回的決定。從老娘舅的董秘辦人士的言辭中,也不難看出此次終止是中信證券單方面的申請撤回。 老娘舅的堅持背后,或與背負的對賭協議有關。2020年9月至10月,老娘舅通過增資擴股引進了一批機構投資者,并與各投資方簽署對賭協議。若公司未能在約定期限內提交首次公開發行上市申報材料和完成IPO上市,投資方有權要求對賭義務人回購其股權。 消費型企業上市之路漫漫,轉戰港股成趨勢 消費項目IPO凜冬已至?9月以來,滬深主板共有22家公司終止IPO。其中,消費型企業的終止數量占近一半,分別是鄂旅股份、龍江和牛、沃隆食品、百神藥業、德州扒雞、瑋言服飾、老娘舅、八馬茶業、正大股份、鮮美來,涉及衣食住行多個領域。記者注意到,不少企業的財務數據表現并不差。 消費型企業為何上市屢屢碰壁?根據記者的采訪,多數投行人士認為有三大主要原因。 一是目前IPO節奏階段性收緊,不止是消費型企業難上市,其它企業也面臨上市難、審核嚴的情況。就10月來說,僅有4家IPO企業上會,創下年內新低。同時,上市企業數量和規模也大幅減少,僅有11家上市,IPO總規模環比9月下降了51.21%。 二是全面注冊制落地后,各板塊的定位更為清晰,大多數板塊利好強科技屬性的企業上市。在市場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監管更希望將資源用于扶持高科技和戰略新興產業。對于消費型企業來說,能選擇的基本只有主板市場。主板定位突出大盤藍籌特色,僅有行業龍頭企業適合沖刺這一賽道。 “大部分的消費項目看起來就是模式上的創新、包裝上的創新,不像硬科技投資那樣可以直接推進生產力的進步、人類文明的發展?!辈糠窒M賽道的投資人發出了感慨。 三是近兩年來,消費型企業受到疫情的沖擊,業績大多有所波動。與此同時,多數質地一般的消費型企業來自產能過剩行業,面臨周期性強、天花板過低、缺乏核心競爭力這一困境,不被業界看好。 隨著消費型企業闖關難度的加大,不少企業轉而選擇北交所或是赴港上市。據記者不完全統計,目前排隊上市的公司中,鄉村基、燕之屋、夢金園、泛遠國際均為此前在A股遞表后,轉戰港股的消費型公司。 .財.聯.社
![]() |